迷底/摄
在湘南邂逅水墨古村
文/何美琪
(资料图)
踏着六月的节拍,越过三湘四水的波浪,湖南作家采风团一行齐聚郴州,深度行走于散落各处的古村落,在湘南邂逅水墨古村。古风古韵迎面扑来,匆匆一瞥,翩若惊鸿。我入了她的画,她却入了我的心。
板梁情思
板梁古村是采风的第一站,位于永兴县高亭司镇境内,距今600多年历史,获评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“中国传统村落”,国家4A景区。被誉为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全、文化底蕴最厚重的“湘南第一村”。
一座明清时修建的石板桥,静卧于清溪之上,连接着古村内外。桥身三孔九板,船形石墩,显得古朴厚重,名曰“接龙桥”,寓意接回“龙气”。暗青色的石板桥面被磨砺出道道印痕,其中一块石板还开了裂纹,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,日夜守望着梦里古村。过了石板桥,远离红尘喧嚣,光阴忽地慢下来,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,踏进一个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世外桃源。徜徉古村,宛如徐徐展开一幅水墨画卷。360多栋保存完好的古村落,背靠象山、前临板溪,枕山环水、随坡就势。街巷井然有序、曲径通幽,民居屋舍俨然、错落有致,青砖黛瓦,飞檐翘角,雕梁画栋。砖雕石雕木雕皆精雕细琢,工艺精湛,让人叹为观止。实乃一处风水宝地、宜居福地。边走边看,边听讲解员讲述村名的由来。相传刘氏宗族的刘荣卿,兴建村庄第一座宗祠时,厅堂建筑完工正准备上梁,却发现事先准备好的横梁不见了,忙乱之际,发现对面的板溪飘来一块木板,工匠捞起一看,尺寸正好,便以此板代梁,之后荣卿公就将村名定为“板梁”。板梁全村同姓同宗,属汉高祖刘邦后裔,聚族而居,或耕读传家、或行商入仕,开创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昌盛。
沿石板阶梯拾阶而上,只见一栋小巧别致的阁楼,青砖黛瓦,飞檐翘角,掩映于古木苍翠之中。因丘陵地势平坦开阔,立于高地的阁楼总给人独立奇特之感。抬头看见“望夫楼”三个字,才知这里曾是爱的守望地,情感的栖息园。相传板梁乃古商埠之地,男人常年经商在外,一去少则月余,多则数月难归,商途迢迢、风险难料。妇女们在家持家守节,日日担心,夜不能寐,便常常爬到山顶眺望,无任寒暑,风雨无阻。“溪水滔滔随船去,归帆点点盼夫来”。久而久之,村民们便把这座山崖称为“望夫台”。男人被家妻们的痴情执着所感动,也为了给望夫的妇女们遮荫避雨,众商贾便集资在望夫台上盖了一栋楼台,取名“望夫楼”。妇女们早上去古庙烧香祈福,晚上登望夫楼远眺盼望。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无言独上西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当看到九山河上的船辑,载着日思夜想的丈夫如期归来,不禁喜极而泣,飞奔下楼前去迎接,正是“幽梦三千里,相思一望中”。当然,也有人望眼欲穿,但见归帆点点,却不见斯人。当失望和思念凝聚心头,爱与恨相互交织,满腹愁绪,更与何人说。“惟有楼前流水,应念我,终日凝眸。凝眸处,从今又添,一段新愁。”这小小阁楼,见证了多少爱恨情愁,承载着多少悲欢离合,演绎着多少人生传奇!前尘往事呼啸而来,一时竟沉浸在凄美的意境中,无法自拔。时光流转,岁月更替,但总有些美好会被留下。那些对爱的执着坚贞,对家的忠诚守护,情比金坚、穿越时空的板梁古典爱情,至今仍令人为之动容。
穿过古巷,看到一栋古色古香的松风私塾,为清代建筑,由小朝门、天井、塾舍三大部分构成。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。板梁的先祖来自皇家后裔,耕读持家、崇文之风更盛。相传,这里有文字的纸是不能乱丢的,要送到接龙桥的逝纸楼去焚化掉。私塾里面有座天井,已有600多年历史,雕有珍贵的古石雕。先祖把学子看成鱼,企盼鲤鱼跃龙门,私塾是学知识的地方,所以井里的大鲤鱼是不动的。正是这种对文化的尊崇,深入细节、润物无声的教化,私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。从私塾走出的七品以上官员、学士300余人,近代名人数十人,“七子八秀才”的故事,更是闻名乡里。“山不在高,在仙则名”。毕竟实力摆在这里,小小的松风私塾,名气着实不小。
沿着青石板路继续前行,小巷纵横交错,两旁店铺林立。转角处,突然遇见一大蓬怒放的凌霄花,从地上攀附到整个墙面,又从屋檐上垂下来,形成茂密天然的垂帘,一丛丛喇叭样的朱红花朵,飞扬明丽,以最鲜艳的色彩,点亮青灰色的背景,宛如画中的神来之笔。“枝牵蔓转叶纷纷,数朵蔫红学出群。盘石托根君莫笑,只言身自致青云。”那种蓬勃热烈、奋斗向上的美,惊艳了时光。文友们争相在花前拍照,欢声笑语如浪花般飞溅,在这个幽静的古村落里,激起层层涟漪,带来些许活力与生机。
一拔拔的美藏在村子里,在跟我们捉迷藏呢,等着我们去发现。莲花石、神龟石,皆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古树顶着巨大的华冠,遮天蔽日,皴裂的树皮,如一部天书,记录着沧海桑田、岁月变迁,也蕴含着山水风骨。奇石异树,浑然天成,自成景观。各色的美迎过来,无法一一描述。但那口汩汩流动的“韵泉”,令我至今难忘。泉水清洌,清凉可口,四季喷涌,源源不断。且三井相连,饮、用、洗分井使用,体现了先贤对水源的利用和保护。泉就是板梁的眼,放飞的心。泉水叮咚,一路浅吟清唱,流向九山河,抵达远方。
走出村时,浓郁的树荫下,卖凉水的老两口还在,老伯满面笑容,皱纹舒展,热情地招呼我坐。我要了一碗凉粉水,坐在小木椅上,静静品味琥珀般透明的凉水,清洌甘甜、鲜嫩爽滑,还有着淡淡的桂花香。老伯说,这是用“韵泉”的水酿的。难怪如此清凉甘美!味蕾是有记忆的,一碗凉水让我品尝到了童年的味道。真想时光停留,让我再好好享受一下板梁的慢时光、慢生活。
诗意小埠
夏天的脸说变就变。刚还天气晴朗,突然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,当大巴车剪开风雨中编织的故事,我们已置身北湖区保和瑶族乡的小埠古村了。雨点像群调皮的孩子,嘻嘻哈哈地,在天地间拉开一道雨幕。也许是小埠太热情了,想以这种方式留客,让我们多停留片刻。
小埠村在选址与布局上颇为讲究,背山临水,坐北朝南,形成“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”的风水格局,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“天人合一”的儒家理念。村口的文化墙上书写着小埠古村的由来,小埠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,距今有600多年。原先村前有一大片芦苇荡,最初名叫“芦村洞”。邓氏祖先施义公迁来后,开枝散叶,人丁兴旺,村庄人口增至800余人,土肥民富,繁华昌盛。清嘉庆十年,更名为“小埠”,亦有“小富”之意。“渡船人语回风细,疑是江南小埠头。”小埠的河流经西河汇入耒水、湘江,为湘江水系的一条重要支流。一条由郴出宜入粤之坪石,人称“九十里古道”;一条则由郴出临入粤之连州,人称“西京古道”。小埠地理位置优越,成为交通枢纽,十分便利,商贸繁荣,自古以来便生活富足。故村中家、堡、祠齐全,太极屋、绣女坊、牌坊、花桥等古建筑保存完整,成为湘南古民居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走进古巷,光滑平整的青石板路,纵横相连。小埠的建筑极具湘南特色,房屋外形多为四边形,墙体高大结实,墙面为清水灰砖,墙顶覆盖青瓦,在接近墙顶处粉刷白灰,色调素雅明净。木雕、石雕和彩绘随处可见,内容涵盖民间历史、日常生活及花鸟虫鱼、梅兰竹菊等吉祥物。还有雕窗的图案也是各不相同,妙趣横生。有万(卍)字纹的,寓意吉祥如意、万寿无疆。有些是菱形纹, 又称“碎冰纹”,代表明亮通透、冰雪聪明。还有些是冰裂纹,寓意寒冬已过,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。令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匠心和智慧。
在雨巷,未能遇见“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”。倒与颇具传奇色彩的绣女坊不期而遇。相传,绣女坊是邓家大小姐为纪念其陪嫁丫头而修建的闺房。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。清末时郴州遭遇旱灾,一幼女被父母丢弃在郴阳古道的小埠路段,恰逢邓家大小姐邓明珠在给百姓施粥,看到小女孩奄奄一息,当即救下收做贴身丫鬟,并取名小莫。相处时间一长,两人情同姐妹。后来邓大小姐出嫁,小莫跟随,不料途中遇到歹徒,要谋财害命。看到邓小姐年轻貌美,遂又起了歹心,意图谋不轨。关键时刻小莫挺身而出,替小姐挡了刀。待人前来救援时,小莫却因伤势过重,最终医治无效,香消玉殒。为感谢小莫的救命之恩,邓明珠便在自己的绣楼旁修建了一座小绣楼,唤作“绣女坊”,以纪念这份生死情意。绣女坊屋檐下有27幅书法彩绘,“当头片片梨花落”“扑面纷纷柳絮狂”“星落秋风五丈原”等字画依稀可辨,引人驻足品观,流连忘返。
岁月在风中穿行,作为时间注释的戏台,一直蹲在那里。小埠村的“郴桂北路调”很有名气,是郴桂北路戏的典型代表。“北路戏”原为“福建乱弹”、“横哨戏”,最早流行于闽北、闽中及闽东以及浙江南部等地区。民国时期,北路戏传入郴州,盛行于郴县、桂阳一带,在发展过程中,融合了当地的方言道白、民间小调以及其它戏曲腔调,逐步形成了有说有唱、有歌有舞、以道白为主的郴桂北路戏。郴桂北路戏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如今面对空旷的舞台,仍可想象当年锣鼓喧天、咿呀吟唱的热闹场景。戏台的不远处,立着几栋小洋楼,贴着瓷砖,玻璃推窗,工艺镂花的铁门,很是气派。现代元素与古建筑相融相生,和谐共处,丝毫没有违和感。现在的小埠不仅唱郴桂北路戏,还搭建了一台乡村大舞台的大戏,唱响以文彰旅、以旅塑文、文旅融合的新时代铿锵之音。
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”走出古巷,沿着龙潭池走,阳光微露,雨点渐弱,有一搭没一搭地打在雨伞上,清晰又深刻,仿佛特意为小埠营造些浪漫气息。湖水清澈,绿树成荫,相映成趣。湖中亭台楼阁,九曲回廊,倒映湖心,如梦如幻。几声鸟鸣响起,亮晶晶、湿漉漉的。坐在聚贤亭中,看雨后湖光十色,不由想起汪曾祺先生写的一句话:“坐在亭子里,觉山色皆来相就”。这般景致,为古村注入了新鲜血液,让古村元气满满,充满青春活力。
肥沃的小埠,种下的一些新鲜词语正在茁壮成长,乡村振兴、民宿院落、休闲康养、现代农业……这些古村落的灵魂,这些美好事物,在夏风的吹拂中,生长出响亮的声音,飘荡在小埠诗意的上空。
活力汝城
途经三天的深度行走,我们来到了采风的最后一站--汝城。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,素有“鸡鸣三省,水注三江”之美称的汝城,离我的家乡炎陵很近,同属罗霄山片区的革命老区,沿炎汝高速行驶一个半小时就可抵达。可谓山水相依、文脉相通、情意相连,感觉分外亲切。
汝城古意盎然。县内有明清风格古祠堂700多处,规模宏大、结构精美、时代悠久,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祠堂群落。祠堂、民居、古桥、古井、古庙、古巷,依偎在青山绿水间,砖雕、雕花格窗、青瓦、马头墙的檐饰彩绘等交相辉映,散溢着不朽的历史。这些建筑,承载着一方风土,记录着荣光与传承,留存着文化记忆和乡愁。千多年来,华丽壮观的古祠堂依然熠熠生光,理学文化之源渊远流长。周敦颐因著《太极图说》而被赐封为“元公”,成为理学鼻祖;汝城则因周敦颐在此著《太极图说》,而成为理学发源地。理学文化为古祠堂注入了强盛的生命力。“崇理尚德,玉汝于成”成为汝城精神。
古巷深处是一勺不冻的港湾。摊位旁围满了人,水灵灵的芙蓉李、水蜜桃、杨梅,正红扑扑着脸叫卖,还有黑皮花生、馓子、桃胶、黄糍粑等特产及各种小吃,卖东西的都是本地村民,笑眯眯地在热情介绍和推销产品。还是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。这份热闹,给古巷注入了活力。继续往前走,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,正深藏在这条古巷。1934年长征途中,3名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,临走时,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。半条被子温暖全中国的故事,让偏居一隅的沙洲村闻名遐迩。如今,徐解秀的小儿子,88岁的朱中雄老人还居住于此,他佝偻着背,声音却清脆洪亮。他跟我们讲起半条被子的故事。朱中雄老人布满皱纹的笑脸,开成一朵金丝菊,洋溢着幸福和自豪,恰似一缕和煦的清风,吹拂在每个人的心头。从古巷出来,不由驻足回望,青石铺就的悠长古巷,散落在街道旁的淡淡烟火,闲适自得的行人……蓝天白云背景下的沙洲村,现代与古意完美结合,如一幅深邃高远的油画,散发着神秘迷人的魅力。
思绪还沉浸在沙洲的红色和古意中,热水镇已以奔突的激情活力,给我们来了个大大的拥抱。一条清澈的热水河穿流而过,传说后羿射日的时候,第九颗太阳落在了热水镇,所以有了这条热水河。水温高达98℃,水温高、水质好,是国内罕见的“氡泉”和洗浴疗养的“灵泉”,被誉为“中国温泉之乡”。河畔上分布着很多泉眼,热气蒸腾,一些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围在几个热水坑里,用网袋装着鸡蛋、土豆、芋头和花生在热水里煮,一时欢声笑语,热闹非凡。
到了热水镇不泡下温泉,岂不辜负了“良辰美意”?等文学座谈会开完,已是晚上十点多了,但文友们仍兴致不减,我与室友彭老师直奔主题,泡了汤药的,又泡花香的,再泡牛奶的,引来小鱼儿做个鱼疗,再去感受下功能型的冲浪和按摩……也许被热水浸泡过的心变得柔软,也许因为第二天就要各奔东西,我俩就像两尾被激活的鱼,在语言的海洋里畅游,似乎有讲不完的话。
“我吹过你吹过有风,这算不算相拥,我走过你走过的路,这算不算重逢?”歌声飘荡在寂静的午夜,放牧着快乐和深情。活力汝城,我们一定还会再来,而我们种植的友谊,也一定会像这热水一样,汩汩涌流、源源不断。
何美琪,湖南炎陵人,省作家协会会员。市作协副主席,县文联主席,《神农风》主编。作品散见于《湖南日报》《湘声报》《文史博览》《新湖南》《湖南报告文学》《株洲日报》《文艺窗》《湘东文化》《旅游散文》等报刊杂志。